怎样轻松地生活

推荐给你一本书吧,《幸福课: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》。这个书名听起来有些鸡汤,事实上,它是一本用「正念」的思想和「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」的斯多葛主义,来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困惑提供解药的心理书。在,读过这本电子书的读者给它的评分达到了9.7分,豆瓣的评分也一直稳定在8.8分。它还入选了豆瓣2017年度图书榜单。很多知友留言说,这本书对他们的影响很大,他们从这本书里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,甚至有一个读者评价说,这本书像是中国版的《少人有走的路》。
我想,这本书这么受年轻读者的喜爱,是因为它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所面对的普遍的焦虑和困惑。我自己心里,这本书是写给这样的年轻人的:
「你大概也纠结于自己或者生活的不完美,也因此,在你的内心里,会有种种的不安。这些不安一方面推动你去想象未来、远方、更好的自己,让你急着想要成长和改变,另一方面,也容易让你对自己、对世界采取一种防御的姿态,让你在自我怀疑中裹足不前。所以你经常觉得自己敏感内向;你有关于未来生活的远大设想,却总会责怪自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去执行它;你一边焦虑自己变平庸,一边害怕竞争的激烈;你会为如何与他人相处头疼,会纠结于他人的负面评价;有时候你会害怕孤独,有时候又宁可回归孤独;偶尔,你还会感到空虚沮丧,并经常怀疑人生的意义……」
对于这些精神困惑,我之所以能提供一些解药,是因为我自己本人也曾是这类人当中的一员。
在这本书里,针对年轻人的焦虑和困惑,我主要讲了两个要点。第一个要点,是关于怎么培养成长型思维。第二个要点,是怎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一种平衡。
让我们先从第一个要点讲起。第一个要点,是关于怎么培养成长型思维。之所以会从这一章开始讲起,是因为我原来在浙江大学工作的时候,看到过很多聪明的学生,他们一帆风顺的时候都挺好,可是遇到挫折的时候,就会变得很焦虑,有时候甚至是一蹶不振。在本书的开头,我列举了这些学生的一些典型特征。比如:
「他们通常来自一个以严苛出名的好高中。」所以成绩成了他们评判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。「他们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朋友,不是在清华就是在北大。」这会提醒他们,就算他们到了浙大,也还是做得不够好。「他们的专业让他们纠结。」因为别人的专业都看起来更有趣,更有前途。再比如,他们通常都很努力,却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。偶尔他们的头脑中会闪过这样的想法:去当一个安静的图书管理员,或者到街角开个文艺点的咖啡店。但如果真让他无所事事一会儿,哪怕几分钟,他就会被「变平庸」这三个字所带来的恐惧和焦虑折磨。
这些恐惧和焦虑背后是什么呢?是一种防御心态和过度的自我关注。书里讲到一个学生,学校要求他们修「微积分」这种高难度的数学课。他学了一段时间,彻底放弃了。虽然他有勉强及格的能力,但两次考试,他都弃考了。他宁可延期毕业,也不想开口向老师同学求助。延期以后,他每天呆在自己房间里,不到万不得已不出门,就算出门,也会给自己带上个冷冷的、没有表情的「面具」,一边小心地四处张望,避免跟以前的同学碰上。
他并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学渣,相反他是典型的「别人家的孩子」。从小懂事听话,成绩出众,是县里的高考状元。校长觉得脸上有光,把他的照片挂在了学校的荣誉墙上——那里有一堆校史上出众的学生的照片。我问他当时的感受,他说很惶恐,像是收了人钱,如果交不出货,就会亏欠别人。
这些「别人家的孩子」,有一个共同的恐惧和焦虑,那就是:也许,我并没有别人看起来那么好。
一些心理学家,像霍尼或罗杰斯,都曾提出这方面的理论,他们认为:
当儿童担心自己不被父母或他人认可时,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。于是,他们会在幻想中创造出一个他们认为的,父母喜爱的「自我」,来缓解这种焦虑。
这个假想的自我通常都是完美的。聪明、美丽、优秀、毫无瑕疵。当他们用幻想的自我来对照现实的自我时,会觉得自己像个冒牌货。他们努力维持幻想中的形象,害怕别人看到幻想背后真实的自己。
而对假想自我的执着,也反映在他们的心智模式上。他们经常陷入一种防御的心态,像个篡位的皇帝,担心自己的政权不稳,因此无心建设,随时保持警惕。
当他们执着于假想的自我,会带来什么后果呢?我在书里也提到过,「在心理结构中,自我像是一个调节器或维修包。当一切运转良好时,我们会把生命能量投射到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。世界向我们提问,我们努力解答。自我也在与世界的互动中逐渐变得丰富起来。但是如果我们感到不安,就会把注意力投射到自我本身,就像打开维修包里的探测器,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问题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