疯狂的植物奶:外来者与守城人


疯狂的植物奶:外来者与守城人



植物奶 , 这个在乳业占比极小的赛道 , 一个Oatly就足以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争夺战 , 「鲶鱼效应」进入白热化 。 新老玩家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向市场宣告:植物奶我也有!
撰文|蓝洞商业 贾紫璇
编辑|焦丽莎
在巴旦木奶、杏仁奶没有崛起之前 , 植物奶市场几乎是被燕麦奶承包的 。
小红书上「燕麦奶」相关笔记超过30万篇 , 如今关于「植物奶」「杏仁奶」的笔记也超过了3万篇;而抖音上#植物奶 话题有3.9亿次播放量 。
走过几年时间 , 植物奶在国内市场已经进入3.0阶段 , 新国货正在起势 。 抖音商城的销量前几名 , 都是新国货品牌:「六养」燕麦奶、「植物标签」植物奶、「菲诺」椰乳、「杏仁的」巴旦木植物奶 。
「之前在美国留学习惯喝杏仁奶 , 五年前回国后很难买到 。 即便能买到也很贵 。 现在新国货品牌出了好多 , 随便就能买到既便宜又好喝的 。 」周丽告诉「蓝洞商业」 , 「我乳糖不耐受 , 燕麦奶是我的救星」 。
当年轻人不再爱花胶、燕窝 , 而是把牛油果、奇亚籽、羽衣甘蓝粉等变成了一种更健康、更时髦生活方式 , 包括燕麦奶在内的植物奶也成了其中之一 。
最初的行业搅局者 , 是燕麦奶品牌「Oatly」 。
在Oatly出现以前 , 国产的植物奶品类不多 , 一直维持着「南椰树、北露露、西唯怡、东银鹭」的格局 。 当Oatly从2018年借着健康饮食的东风 , 再搭上植物基的快车 , 在中国一路狂奔 , 搅动了国内新老品牌纷纷入局植物奶 。
Oatly在中国的「冷启动」是踩在咖啡店肩膀上的 , 不仅把燕麦奶带入国人视野 , 也普及了植物奶的概念 。 甚至在一段时间内 , 给消费者植入了「Oatly=燕麦奶」的意念 。
包括Oatly在内的植物奶品牌来势汹汹 , 一定程度上挤压着其他饮品的市场份额 。 称霸多年的传统乳业巨头坐不住了 , 蒙牛、伊利、三元等老牌乳企纷纷推出植物奶品牌;就连饮料品牌也急于分一杯羹 , 可口可乐、百事、三顿半都成了参与者 。
一时间 , 进口品牌、传统乳企、新国货厮杀在一起 。 植物奶的概念之下 , 也集结了燕麦奶 , 杏仁奶、巴旦木奶、芝麻奶、土豆奶等不断丰富的品类 。
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《2022年中国植物奶市场分析报告-行业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分析》显示 , 结合我国乳制品消费需求和全球替代率 , 植物奶发展前景广阔 。 2020年 , 我国植物奶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 , 预计2024年将超600亿元 。
植物奶 , 这个在乳业占比极小的赛道 , 一个Oatly就足以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争夺战 , 「鲶鱼效应」进入白热化 。 新老玩家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向市场宣告:植物奶我也有!
在追求「精致」生活的概念上 , 没有一个消费品牌甘心只做旁观者 。
战争进入3.0「植物奶的下一个国民爆款 , 一定来自中国品牌 。 」植物标签创始人张自豪在2022年年初接受采访时说 。
植物奶的故事还在继续 , 此时的消费者不再探讨植物奶是否可以替代动物奶 , 而是更多关注植物奶还有哪些新花样 。 这些新花样 , 是新崛起的国货品牌带来的 。
国货品牌从线上起家 , 把时髦、环保、健康等概念与植物奶绑定 , 将新口味赋予了不同的新功能和亮点 。 从直播间走进商超、便利店 , 似乎只在一夜之间 , 人们也习惯了挑选琳琅满目的植物奶 。
据新零售商业评论报道 , 截至2021年 , 植物奶行业约有5000家新玩家涌入 。
这中间当然少不了资本的参与 , 仅2021年一年时间里 , 就有6个品牌完成7轮融资 。 2020年9月28日 , 正式对外售卖产品不过才2个多月的小麦欧耶获得千万元天使轮融资;每日盒子在2021年的两轮融资间隔不足半年;而oatoat更是在一个月内完成了两轮融资 , 第三次与第二次之间也不足半年 。
「自从去年宣布融资后 , 很多投资人找到我们 , 或者我们的FA 。 频繁的时候 , 一个月有十几位 。 」2021年 , 「奥麦星球」创始人&CEO黄昊鸣在接受「创业最前线」采访时透露 。
投资了小麦欧耶的元璟资本投资副总裁陈默默曾对媒体表示 , 疫情之后大家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关注 , 不管是从供给还是环保角度来讲 , 植物基都可能是人类未来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, 健康化是消费行业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。
从口味上来说 , 植物奶已经从单一的燕麦奶 , 转变成「多种多样奶」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