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下的科研基本上都是添砖加瓦,“重大突破”属于宣传用语( 二 )



由于上述三个方面导致科技的疆域快速扩张 , 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正在逐步减退 , 这也就意味着 , 18世纪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中提出的社会分工理论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研究中被无限放大 , 每一个具体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分工和领域中被切割成一个个的星星 , 随着星空的延展 , 想要光耀整个宇宙变得越来越困难 。
这个时代 , 每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都能贡献部分力量 , 为昂扬向上的“科学大厦”增砖添瓦 , 而想在短时间内获得颠覆式的创新和突破变得越来越难 , 这也就需要科研人员要多一点耐心 , 少一点浮躁 。 与其迷恋重大突破空耗心智 , 不如沉下心来做好具体的研究 , 踏踏实实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得一些进展 。
同时也需要社会以理智的心态去看待科技 ,科学要求严谨求证 , 所以不能盲目相信某项科研成果或预期成果 。 科学研究过程中 , 可能会出现不正确的科学观点、研究或看法 , 其提出者本身不一定有恶意 , 但这种观点或看法一旦被别人盲目的接受即成为科学迷信 。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盏明灯 , 但其所照亮的领域是有限的 , 而未被科学照亮的世界又是动态的、变化着的 。
特别需要新闻媒体工作者 , 对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要理性判断 , 由于研究人员对自己成果的钟爱、科研的功利性评价导向和社会的浮躁心态等原因 , 把仅解决了个飞机的铆钉问题说成解决了整架飞机的问题屡见不鲜 。 如果都像科学家宣称的他的研究成果如此重大和神奇 , 那么 , 经济学家最应该成为富翁;医生最可能长寿;癌症在论文中已经找到了上千种治疗方法 , 但死于癌症的癌症研究者并不比普通人的比例少 。
科学发现是一点一点逼近 , 技术难题是一步一步攻克 。 我们讲尊重科学家瞬间闪光的思想 , 这些闪光思想也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小突破 , 在原来难题上解决了一步 , 与重大成就相距甚远 。 不要迷信什么大师 , 大师往往是一代人集体智慧的代表 。 大师不是神 , 大师本身是由社会环境、时代机遇、自身的聪慧和个人努力等因素造成 , 其形象是多数人智慧的集成 。 此外 , 大师要靠历史检验 , 当代人自诩大师 , 或封别人为大师 , 都是利益的驱使 。 (李志民 , 图片源自网络)


【当下的科研基本上都是添砖加瓦,“重大突破”属于宣传用语】

推荐阅读